11月29日,智谱Agent OpenDay会后,现场记者向CEO张鹏提问:“To B业务进展如何?”张鹏简短回应:“还行吧”,便未再多言。
回顾这一年,这家备受瞩目的AI公司深陷大模型竞争的漩涡,与百度、阿里、腾讯和字节等巨头同台竞技。然而,智谱和其他AI创业公司的命运相似,多数时候只能以“重在参与”的心态收场,入围往往只是获得了一个“安慰奖”。
面对巨头的围剿,AI公司们打得异常艰难。截至12月3日,在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上以“大模型”为关键词检索,中标数量约有200条。而据光子星球不完全统计,上述四大云厂商中标数量达98个,占总订单量近半;仅大模型和AI相关订单金额,四家总计便拿走了11.12亿元,几乎垄断了国企、政企市场。
AI公司似乎陷入了一个自证的怪圈,需要不断通过发布会和新品来吸引B端客户。但云大厂的先天优势难以撼动:算力订单价格具有碾压性优势;纯大模型功能难以单独叫价,但与云、数据库和SaaS等打包进解决方案后,既能摊平云基建成本,又能增加谈判筹码;客户基于使用习惯和路径依赖性,往往直接选择与其合作过的云厂商。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To B市场中云厂商也打起了价格战,以更低的价格拿下订单。同时,AI创业公司的先发优势逐渐褪去,服务同质化严重,与大厂相比差距不明显甚至被超越。
至此,2024年大模型To B市场格局已定:云大厂吃肉,AI公司只能喝汤。
各云大厂纷纷将AI和大模型提升至战略层面。阿里云践行MaaS概念,以大模型和AI产品带动云收入。其收入由五部分构成:阿里生态内部业务调用通义千问产生的收入、阿里系产品及其客户采买消耗云产生的收入、阿里所投资AI公司及其客户产生的收入、开发者调用大模型token收入以及To B市场订单收入等。在这些收入模块的拉动下,阿里云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增。
百度则更为激进,从发布大模型到AI化改造都走在前列。百度云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开发者调用文心模型产生的token收入、授权API接口产生的收入和To B市场订单收入等。由于无法在基建层产生规模效益,百度在开拓B端业务时显得尤为积极。
腾讯则偏向保守,倾向于在行业形势明朗后再进入。其AI收入散落在各个业务当中,难以在短时间内计入收入。但腾讯在2024年Q3财报中透露,AI技术推动了营销服务板块的增长。
在中国大模型市场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充满了不确定性。客户犹豫、适配大模型和AI功能的基础不完备、开发者流动性大。现阶段,对中国大模型产生真实、持续而稳定需求的主要是政企。云厂商凭借在G端市场的渠道、经验和客户优势,轻松拿下单子。
依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等公开数据追踪今年截至2024年12月3日以来百度云、阿里云、腾讯云和火山云大模型相关中标情况发现:百度云中标数量和所涉及行业最多;阿里云凭借智算订单在总金额上与百度云相差无几;腾讯云中标金额总计1.8亿元,集中在传媒和通信领域;火山云中标数量虽多但总金额较低。
然而,在大部分中标订单中,AI厂商往往一开始就输在了资格赛上。因为采购公告多写着“单一采购来源”,最终成功竞标的往往是云厂商。这折射了云厂商在该赛道的长期资源垄断以及云本身的特性。B端客户需要的是一整套软硬一体的客制化解决方案,而新切入行业的创业公司往往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AI厂商与云大厂同台竞技的机会在于其突出的单项能力。然而,这也在无形中引导AI厂商走向“补全”的道路,导致彼此间越来越同质化,与大厂差距越来越小。今年云大厂拿下了大模型和AI市场近一半的单子,智谱等AI公司勉强喝到了汤,其余公司更是只能闻闻肉腥。而往后,情况可能会更加困难。
To G交付周期长、回款慢,这两点足以耗死一批挣扎在生死线上的AI公司。对于财力雄厚的云大厂来说,大模型订单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是收入来源,两者性质截然不同。云大厂不仅耗得起,还打得起价格战。这导致大模型和AI相关客单价难以提升,形成了恶性循环。强者愈强,留在AI公司手中的牌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