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学家创业:深谙大模型的艰辛

创业不足九个月,因技术研发投入迅速耗尽了2000万元资金,并在8月遭遇现金流断裂,最终不得不离开大厂。他曾怀揣“用AGI改变世界”的梦想,但创业之路未半便背负上了债务。他反思道,AI创业必须找到可靠的商业化负责人,并且创始人也需亲自参与市场开拓。他在获得天使轮融资并组建团队后的第三个月才开始寻找市场合伙人,但发现找到真正懂商业化并能打动客户的合伙人,比从投资人那里筹集资金还要困难。

他的经历反映了当前AI科学家创业所面临的挑战,这一问题也类似于早期科学家创业者刘自鸿所遇到的困境。刘自鸿作为柔宇科技的创始人,拥有斯坦福背景,回国创业时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然而,他过于自信于自身的曲面屏技术,身兼数职,包括首席科学家和商业化负责人,最终因曲面屏难以量产和销路受限而面临破产清算。

与此不同,当前的AI科学家创业者们,如稚晖君作为智元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更加注重团队分工,自己专注于技术研发,而寻找合适的商业化伙伴。这种策略在当前AI创业环境中成为了一种趋势。

然而,即便找到了合适的商业化伙伴,AI创企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和商业化压力。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为了拉新用户,一些AI企业在短短二十天内就投放了上亿元的营销资金。与此同时,背靠大厂的AI产品也在加大投入,使得整个AI创业领域的烧钱速度加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AI产品拉新后的长期留存和实现营收成为了最大的挑战。由于当前的AI产品并非刚需,用户长期留存困难,因此如何在拉新后实现商业化变现成为了AI企业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AI科学家们开始从完美主义走向实用主义,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商业化能力。他们开始重视工程思维,牺牲一部分产品体验以换取市场份额。同时,他们也在ToC和ToB的商业化上反复摇摆,试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然而,即便是已经实现年营收破千万的AI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和市场竞争。在投资人严苛的商业化审视下,AI科学家们需要不断“卷”实用性,以证明自己的商业化能力。而高投流并不意味着高营收,AI产品仍然需要解决长期留存和刚需问题。

此外,大厂的加入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团队协作的考验。一些AI创企的联合创始人被大厂挖走,使得创业团队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同时,大厂通过价格战等手段进一步压缩了AI创企的生存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下,AI科学家们需要更加务实和灵活,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他们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也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和人才培养,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版权声明:AI导航网 发表于 2024-10-31 12:47:22。
转载请注明:AI科学家创业:深谙大模型的艰辛 | AI导航网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