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大模型)领域似乎遭遇了发展瓶颈,市场与公众的关注热度显著降温。资本市场方面,与大模型相关的概念炒作陷入沉寂,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股价遭遇重挫,引发了市场关于“泡沫破裂”的担忧。同时,在消费市场上,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新品推广活动减少,产品迭代速度放缓,公众的关注度也明显下降。
然而,在这一片寂静之中,仍有两场激烈的竞争在持续上演:一是以字节跳动“以厘计费”为起点的国内大模型价格战,百度文心、讯飞星火、阿里通义、腾讯元宝等纷纷应战,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二是在线下广告战场,各大科技公司在地铁、写字楼、机场等白领密集区域展开激烈的贴脸营销,竞相展示自家大模型的Slogan和优势。
面对这种“海水”与“火焰”交织的复杂局面,人们不禁要问:大模型的未来出路何在?其发展的难点、卡点、节点又是什么呢?
难点:盈利难与落地难
即便是强如OpenAI这样的行业巨头,也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据外媒报道,OpenAI预计亏损将达到50亿美元,全年运营成本高达85亿美元,现金流可能在一年内耗尽。其商业模式受到广泛质疑,收入难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更无法支撑下一代大模型GPT5的研发费用。
市场上大多数大模型采用To C+To B的双重盈利模式,即会员订阅和开发者API调用。然而,无论是面向消费者还是企业用户,能够立即产生付费的寥寥无几。以百度为例,虽然其云业务收入中有一部分来自大模型及生成式AI服务,但相对于整体收入而言仍显微不足道。
盈利难的背后,是大模型落地难的现状。尽管大模型被誉为“iPhone时刻”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仍然明显,包括认知偏差、能动性不足、泛化性能弱等问题。例如,大模型在数值运算方面表现不佳,甚至不如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资料更新和准确性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卡点:数据、算力与成本
大模型发展的三大卡点在于数据、算力和成本。
数据:大模型需要大量的高质量、多样化的语料进行训练,但数据的获取、清洗、标注和脱敏等过程复杂且昂贵。同时,数据权益保障、利益分配和版权归属等问题也增加了数据获取的难度。
算力: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持,这不仅增加了硬件成本,还限制了模型的迭代速度和性能提升。目前,我国在算力方面既面临外部“卡脖子”的问题,内部建设也相对落后。
成本:高昂的算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举步维艰。虽然部分科技企业正在通过技术优化和成本控制来降低大模型的推理成本,但整体而言,成本问题仍然是制约大模型发展的关键因素。
节点:在产业中深耕细作
尽管大模型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其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为了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大模型需要更加深入地融入产业之中,发挥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矿区、政务、金融、医药、物流等行业中,大模型已经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替代人力进行高强度、高风险的作业任务,大模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大模型还可以为商家提供智能化的营销工具和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总之,大模型的未来出路在于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只有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和优化模型性能,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潜力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